科技快讯

研究人员新发现18起黑洞吞噬恒星事件

2024年02月07日 | 查看: 79821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距地球6亿光年范围内新发现了18起黑洞吞噬恒星的潮汐瓦解事件,使附近宇宙空间中已知的这类事件数量增加了一倍多。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潮汐瓦解事件是宇宙中一种高能爆发现象,即恒星距离超大质量黑洞过近时,被黑洞产生的潮汐力吸入并撕裂的事件。当黑洞享用“恒星盛宴”时,会在电磁波谱多个波段释放巨大能量。此前,科学家主要通过在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爆发来探测潮汐瓦解事件,并已经在地球附近的宇宙中发现十几起这类事件。  

  这是2022年5月1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的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首张照片。新华社发

  这项新研究利用红外观测数据从星系中找到更多这类事件。研究人员对美国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所获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特定算法识别出来自约1000个星系的红外爆发信号,这些星系分布在距地球6亿光年范围内。随后,研究人员放大了上述每个星系的红外爆发信号,从中寻找符合潮汐瓦解事件特征的红外辐射模式,最终发现18个清晰的潮汐瓦解事件信号。

  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有助于解答关于潮汐瓦解事件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过去,潮汐瓦解事件大多在所谓的“星暴后星系”中观测到,这是一类曾因大量恒星形成而“光芒四射”但之后已冷却下来的罕见星系。这项新研究在尘埃星系等其他类型的星系中发现了潮汐瓦解事件,表明黑洞可以吞噬一系列星系中的恒星,而不仅仅是“星暴后星系”中的恒星。

  研究结果还解释了“能量缺失”问题。物理学家曾从理论上预测,潮汐瓦解事件辐射的能量应比实际观测到的更多。该研究认为,如果潮汐瓦解事件发生在尘埃星系中,或许可以解释这种能量差异。尘埃不仅可以吸收可见光和X射线,还可以吸收极紫外波段辐射,其吸收的能量相当于预测的“缺失能量”。

  此外,研究人员将新发现的潮汐瓦解事件与此前观测结果结合起来估计,一个星系大约平均每5万年就会经历一次黑洞吞噬恒星的潮汐瓦解事件。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长空利剑——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 财经观察丨中华老字号上“新”,新在何处?
      • 新华全媒+丨“奔向新一年”:二八大杠上的快乐“烤”生
      • 港澳连线丨全面恢复通关周年 香港发展欣欣向荣
      • 追光丨又见面了,全红婵和陈芋汐
      • 新华调查丨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
      • 热点问答丨智利林火伤亡缘何如此惨重
      • 千里界碑行·走边境 看振兴
      • 极寒之城·燃冬丨奔跑吧 老王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人保安康险来守护您的健康

              人保车险|夜间行车注意事项

              海尔智慧楼宇热泵中央空调在2023供热展发布两款创新产品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汇聚数字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南极大学”开班

              人保服务|分分钟告诉你驾意险有没有必要买!

              基于 OpenHarmony打造的LightBeeOS通过CCRC EAL 4+认证

              更快更新更绿 从“双11”感知物流活力

              数字金融顺潮而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