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不能松劲

2023年11月01日 | 查看: 58866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正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办相关案件68.9万起。8月份以来全国电诈案件的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和20.5%,电诈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电信网络诈骗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与网络黑灰产、盗取和滥用个人信息、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交织渗透,破坏社会信任、扰乱社会秩序,对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打击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但不法分子也在利用语音合成等技术不断升级诈骗手法,愈发复杂隐蔽,整体犯罪形势依然严峻。

  打击电诈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事关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绝不能松劲。严打方针不能动摇,公安机关开展的“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成绩明显,还要持续强化打击力度,加强反制技术开发建设,依法从严惩处犯罪分子,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打击电诈涉及金融、电信、互联网、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各部门在建立好本行业反诈机制的同时,更需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针对电诈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环节,实现跨行业、跨地域监管,严厉打击引流推广、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等犯罪团伙,坚决切断电诈犯罪关键链条。

  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打击电诈应坚持关口前移、防范为先。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正在各地加快推进,还应充分发挥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新技术的拦截、监测、劝阻作用,缩减诈骗活动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加强对诈骗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掌握其规律、趋势,优化防范治理手段,持续织密筑牢防护网。

  打击电诈还需要从宣传普法层面入手。结合易受害群体的分布特征,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增强反诈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推广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公众对各类电诈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从源头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打、防、管、控、宣”各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有综合治理、久久为功,才能让电诈无处遁形、无计可施。(曾诗阳)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抓住关键释放数字产业活力

            推动算力强起来用起来

            数字化赋能 “灯塔工厂”照亮家电制造

            拓宽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

            宝洁第六届进博会展位设六大主题展区

            字节跳动公益启动“唇腭裂救助支持计划”

            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15个城市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高通亮相2023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5G和终端侧AI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