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9月6日在京发布“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热红外影像图集,这是全球首部遥感热红外影像图集,将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和数据支持。
该图集是在当日举行的第四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发布的。据介绍,该图集基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的观测数据制作,收录了全球118个不同区域的10种不同类型地物景观,直观呈现了热红外视角下的江河湖海、山川丘陵、戈壁荒漠等地表风貌,以及工业排放、城市变迁等人类活动的热特征场景。
“地球物体表面温度分布和动态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工业生产状况、地貌特征等息息相关。”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介绍,该图集展示了典型自然地貌和人工地物的热特征,对研究地表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开展农业监测及自然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影像图集发布仪式。(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供图)
开幕式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还同时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微光城市群组图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微光影像图集(英文版)。
据悉,“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于2021年11月发射升空,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可精细监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动态、多尺度、周期性信息。
“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国家、更多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研制发射系列可持续发展卫星,形成星座,不断获取地球不同圈层、不同类型的宝贵数据资源,服务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郭华东说。(记者张泉)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 新华视点丨青春逐梦
- 新华全媒+丨舌尖上的“面面俱到”:千种面食知多少?
- 追光丨请注意:“课间10分钟”已经改啦!
- 星空有约丨别错过!土星将迎年度“最亮时刻”
- 列国鉴 | 记者观察:变则通,埃塞咖啡产业正在“觉醒”
- 经济参考报丨从外滩大会看人工智能应用新风向
-
陶瓷不仅是美而已
-
沉浸式体验建盏里“宋代点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