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年产能达150颗商业小卫星的“脉动式产线”在湖南启用

2024年10月26日 | 查看: 63241

  10月25日上午,具备年产达150颗50千克至500千克级别小卫星能力的生产线,在湖南省株洲市正式启用。这条产线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卫星的制造能力,助力航天事业特别是卫星科技与产业的发展。

年产能达150颗商业小卫星的“脉动式产线”在湖南启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10月23日拍摄的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25日在株洲正式启用的赛德雷特脉动式微小卫星智能制造产线项目,位于湖南省首个获得卫星制造资质的商业卫星生产工厂。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民营商业卫星制造基地建设有研发中心、卫星工厂、空间环境试验中心及空间材料研发试验鉴定中心等设施。走进卫星工厂,能看到总装测试、振动测试、磁测试、真空热试验等多个功能区域,配备制造机器人、物流无人车等智能化装备,从内到外都充满“科技感”。

  这是10月23日拍摄的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一角。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介绍,正式启用的卫星工厂“脉动式产线”运用精益制造思维,按照设定节拍组织装配作业,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客户要求。产线采用脉动流、信息流和物料流“三流合一”创新理念,构建了敏捷的柔性化生产平台,能有效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单品种、大批量”生产需求。目前,公司已获得卫星订单,产线正式启用后立即投入生产。(记者苏晓洲、赵家淞)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在祖国西部感受黄河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
      • 新华全媒+丨世界声博会:“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 西北探“新”|“一定要把我们的梦想带到北京啊!”
      • 新华每日电讯丨“我在埃及做考古”
      • 秀我中国丨传统与时尚的光影之约!这场璀璨盛宴就等你啦
      • 文旅在西部|高原文旅为西藏发展注入新动力
      • 星空有约丨6万年等一回!这位“天外来客”渐行渐远
      • 速览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
      • 新华社记者对话潘鲁生

              推荐阅读:

              预计二季度上市 全新一代华晨宝马3系下线

              汽车产业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从“天边”到“身边”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数字化浪潮助推“大国重器”向“智”而行

              人工智能驱动数字营销业降本增效

              美团外卖为骑手投入冬季配送补贴,发放防寒物资、建设3.8万个驿站

              国泰集团:以进博会为支点,不断发挥“植根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人保车险|新车该买哪些保险呢?

              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儿——广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