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2”号11月25日电(记者黄韬铭)东经110度,南纬58度16分。“驾驶台左舷发现冰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雪龙2”号即时通讯工具内跳出这条消息。大家三步并作两步上到驾驶台,掏出手机,举起单反,想要一睹冰山真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块头不大,通体雪白,这座南极冰架上分裂掉落的冰山从湛蓝的海平面和略显阴沉的天际线间缓缓漂来。
“和我猜的很接近啊,能上榜不?”“早知道最后我就不改了……”队员们七嘴八舌,兴奋热烈地讨论着。
纬度渐高,海况趋稳。平稳穿越“咆哮”西风带的风浪后,“猜冰山”成了最近船上最火热的活动。作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保留节目,队员们在即将抵达南极的兴奋中预测第一座冰山出现的纬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铁建工集团工人张建以58度20分的预测结果获得二等奖。遥望冰山,他总会想起过往15次奔赴南极的历程。从长城站、中山站到秦岭站,4次越冬,11次度夏,这块冰封雪裹的大陆见证了他多年的坚守与付出。
这是2023年12月3日拍摄的“雪龙2”号在浮冰区遇见的冰山。 新华社发(李竞时 摄)
尽管经历过无数风雪,但每次穿越风浪之后看到漂流而来的第一座冰山,张建依旧会感到亲切、欣喜。“过了西风带,南极就不远了,感觉就要到家了。”
东经103度25分,南纬61度01分。“过了西风带,今晚加餐!”
北京时间24日下午,“雪龙2”号餐厅内热闹非凡。和面、擀皮、调馅,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天南海北的队员们三三两两围坐数桌,在欢声笑语中“各显神通”,很快就包出了八九百个“流派”不同的饺子,准备晚上饱餐一顿。
“辛苦穿越风浪,加餐既是庆祝,也是为后续征程积蓄力量。”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胡红桥说。
当天正好也是中铁建工集团工人孙广超的生日。作为本航次的越冬队员,他负责秦岭站的室内装修,即将在南极大陆度过整个冬天。他对自己的首次南极征程充满期待。“能够参与考察站建设,为国家的极地事业作出贡献,是我的光荣使命,义不容辞。”
近一个月,超6000海里的航程,南极考察队员们跨越80余个纬度、穿越多个气候带、拨钟调时2次、数次遭遇超4米涌浪。季节更迭、时差变化、船只颠簸,都阻挡不了勇者们求索极地的步伐。
风浪之后,海阔天空。极地之南,就在眼前!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新华全媒头条丨时间观里的大国外交
- 经济参考报丨央行连续操作注入流动性 降准预期再升温
- 新华视点丨新型消费,催生哪些新机遇?
- 文化新观察丨从2024旅交会看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方向
- 新华全媒+丨溶洞篮球场,让你“恒温”不“红温”
- 秀我中国丨平均每秒跳9.2次 中国少年“闪电速度”惊艳全场
- 新华每日电讯丨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潘非琼:一生铸忠诚
- 优雅鹤舞 魅力传承
- 留学生在桂林寻找家乡味道
推荐阅读:
应对复杂环境及换房组网需求 华为凌霄子母路由 Q6系列迎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