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多地出台行动计划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2025年03月13日 | 查看: 6129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加快实现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

  《行动计划》在培育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到2027年,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支撑不少于100家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不少于2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多地出台行动计划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关人士表示,北京在具身智能领域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储备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涌现出一批初创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并拥有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商业零售等一批适合具身智能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依托北京丰富的技术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北京市将从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等四个维度,推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京,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布局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工信部此前提出,2025年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深圳、重庆、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已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出台具体政策,如江苏省推出了《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也正式发布,围绕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三个方面,细化了未来三年18条重点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记者 吴皓琨)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凝心聚力开新局——2025年全国两会巡礼
      • 新华视点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代表委员说这样干!
      • 新华全媒+丨天津推动金融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观察
      • 全球连线丨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绿色转型的“中国样板”
      • 记者手记|日本重视防灾软实力建设
      • 列国鉴丨要么更右,要么更左——德国年轻选民越走越“偏”
      • 新华调查丨网络交友小心“甜蜜陷阱”
      • 只要脊梁不弯 荒漠长出春天
      • 一码通行 “医”路畅通

              推荐阅读:

              今年618,华为智能门锁系列推出多项优惠 提升居家安全感

              央视网与华为签署鸿蒙生态合作协议,加速推进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新华全媒+|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体验万物互联新产品新技术

              从“天边”到“身边”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第六届进博会插上数字化“翅膀”

              尖端科技演绎智能化生活图景

              成立40周年 长虹美菱坚守品牌创新发展之路

              星闪技术:让万物互联又快又稳

              数字金融顺潮而上

              人保车险|新车该买哪些保险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