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新华全媒+丨AI“接入潮”来袭,如何把握机遇应对焦虑?

2025年03月27日 | 查看: 49923

  新华社博鳌3月27日电(记者罗江、杨钰晨)AI“接入潮”方兴未艾。从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到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人工智能正从“工具”演变为“基础设施”,有望重塑千行百业格局。新科技带来机遇也引发“AI焦虑”,如何拥抱机遇应对挑战?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畅议AI发展与治理。

新华全媒+丨AI“接入潮”来袭,如何把握机遇应对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全媒+丨AI“接入潮”来袭,如何把握机遇应对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展示的AI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如今,不仅个体能够通过手机召唤智能助手,“智慧大脑”也在悄无声息间渗透各行各业。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介绍说,公司与国家电网合作,利用AI优化电力分配方案,使过去十几天的工作现在只需数小时即可完成。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刘建刚发现,越来越多企业CEO正在研究如何将DeepSeek应用到企业运营中。他表示,当前大部分产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初级的自动化阶段。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将推动产业和商业模式变革,“未来AI会像水电一样成为基础资源。”

  技术浪潮下,不少人也产生“AI焦虑”,担心人工智能对行业造成冲击。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说,人工智能虽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如果它的发展不能为社会所有成员带来公平的收益,那么就需要新的社会保障政策来应对。

  沈抖认为,人工智能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每次科技革命创造的新职业,都比以往的更舒适、更友好。关键是让个体和企业更快地熟悉、掌握、驾驭、利用新技术,而不是被动响应和接受。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认为,应从教育体系改革、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三方面构建系统性的数字能力建设框架。“未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技术决策者必须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商业、人文逻辑,让人去控制AI,而不是AI控制人。”

  新技术带来的安全和伦理风险也引发担忧。在“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上,嘉宾提出了金融欺诈、侵犯知识产权、数据安全、虚假信息和算法黑箱等风险。

  “AI只是人的代理,AI的道德价值应该是人的道德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指出,随着生成式AI和智能体的应用,不可控性显著增加。智能体能够自我规划、学习和实现目标,但其路径往往是不可控的,带来了安全风险。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曾毅说,人工智能安全和伦理“护栏”必不可少。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鉴别虚假信息,以技术治理技术,确保人工智能善用。“以科学技术的进展去治理科学技术,与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同等重要。”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 新华全媒+丨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观察
      • 财经聚焦丨“情绪经济”打开消费新空间
      • 经济参考报丨长白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一周年侧写
      • 专栏丨从“群聊泄密门”透视霸权的裂痕
      • 记者手记丨伊拉克库区里的“中国范儿”
      • 新华每日电讯丨江西万亿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的故事
      • 解码云南花卉产业链
      • 轨道交通为何登山城“必吃榜”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车主出行,你了解减速带吗?

              人保车险|车险共有多少种,应该买哪种?

              5G-A:网络能力提升十倍的5G“升级版”

              科技伦理审查为科技向善保驾护航

              数字化浪潮助推“大国重器”向“智”而行

              跨越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3华为云西北渲染中心生态大会在甘肃庆阳举办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乌镇时间”开启 数字新技术释放发展新机遇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