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网轩)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新华全媒头条丨陕西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观察
- 新华全媒+丨湖南岳阳:守护碧水迎蝶变
- 记者手记丨“燕子”飞到“金沙滩”
- 专栏丨“里斯本丸”沉没了,但人性之光永不沉没
- 全球连线丨美国患者点赞中国医院双语诊疗服务
- 中东战地手记丨直击以军在巴勒斯坦难民营的行动
- 全球瞭望丨老挝媒体:美关税壁垒或重创全球经济
-
一颗咖啡豆的前世今生 -
一块铜如何做到“薄如蝉翼”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