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无理由更该有规矩

2025年05月30日 | 查看: 49167

近日,“学生组团退穿过的演出服”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对“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的讨论。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制度,无理由不是无规则,发挥“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积极效应,需要清晰完善的规则指引,更离不开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规矩意识。

无理由更该有规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实践看,“七天无理由退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消费者购物的后悔权,抑制了冲动型消费行为,减少了消费者的误购成本。这一规则也倒逼商家创新产品、提高质量、优化服务,减少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非必要退货,促进了电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从长远看,消费者因退货有保障而更愿意尝试新产品,显示了无理由退货规则对于提升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作用。

也要看到,“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在推动电商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钻规则漏洞、“用完即退”现象并非个例。一些人滥用电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实现免费试用,恶意薅商家“羊毛”。有的甚至充当职业退货人,滋生出买真退假、买新退旧、买好退次等涉嫌欺诈的行为。这不仅给商家造成了经济损失,也推高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带来价格上浮、权益受损、服务收缩、体验降级等影响,甚至一些正常的退货需求也受到波及,行业发展陷入内耗。可见,滥用规则透支的是全体消费者的信用,其代价也将由全体消费者共同承担。

无理由更该有规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让好的规则充分发挥正面效益,从根本上治理恶意退货顽疾,需要在保护合理需求与惩戒恶意滥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是要完善规则。无理由退货不等于无条件体验。屡见不鲜的钻空子行为暴露出规则本身存在的诸多漏洞。堵住漏洞,让“薅羊毛”者无机可乘最为紧要。5月1日,推荐性国家标准《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对退货商品的类别、商品完好的标准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各方在实践中要加紧落实,防止规则被滥用。

二是要技术赋能。电商平台要利用大数据优势,建立信用档案、识别高风险用户。淘宝近期上线的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就是针对异常退货行为、高退货账户进行曝光限制,有力保护了商家的权益。

三是要加强教育。有人认为规则允许即为合理,实则不然。良好的消费环境需要消费者、商家、平台共同维护。“薅羊毛”行为一时得利,腐蚀的却是市场经济的信任基础。只有所有主体共同遵守诚信原则,才能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七天无理由退货”等便利措施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康琼艳)

【纠错】 【责任编辑:赵秋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浙江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观察
      • 新华全媒+丨新技术、新人群、新渠道绘就非遗传播新图景
      • 新华视点丨博物馆里探宝 典藏深处寻根
      • 文化新观察丨优质文化资源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 记者手记丨在小镇达沃斯,欧企展望牵手中国AI
      • 新华视点丨“解压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 远古发现丨濛溪河遗址出土数万年前核桃
      • “中原粮仓”抢收进行时
      • 可爱的乡村——从险崖到讲台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车险与车船税

              人保车险|车主出行,你了解减速带吗?

              5G轻量化开启行业应用规模推广之路

              电商混战能拼出竞争力吗

              人保车险|安全驾驶 认真驾驶

              人保服务|保护孩子,您可能需要一份意外险!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在杭州云栖大会感受数字技术新脉动

              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启 中国联通闪耀“互联网之光”

              数字经济专利创新蓬勃发展

              美团外卖为骑手投入冬季配送补贴,发放防寒物资、建设3.8万个驿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