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微米级“脑地图”来了!我国科学家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5年07月03日 | 查看: 32302

  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自然》杂志7月2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以下简称“STAM图谱”)。这项研究成果以1微米的各向同性分辨率实现了脑图谱的精确测绘,为解开脑科学的奥秘提供了关键工具。

微米级“脑地图”来了!我国科学家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绘制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受访者供图)

  经过十年攻关,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龚辉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董红卫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包括14000张冠状切面、11400张矢状切面和9000张水平切面在内的亚微米分辨的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图像。基于海量切片数据,研究团队划分并标注了916个脑区的三维视角可调地图,其中236个全新发现的脑亚区揭示了未知的神经连接网络。

  该研究成果发布的STAM图谱好比为大脑配备的“精密导航”,可以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脑部是人类身体上最后一个‘黑匣子’。”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教授李云庆说,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不仅病程漫长,早期症状隐匿,且病症多在大脑多个区域逐步发展,给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带来巨大阻碍,而STAM图谱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精准定位病变脑区和相关神经元,更好地进行定位治疗和干预靶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开放共享,该研究团队基于信息学技术搭建了图谱数据的可视化与共享平台,为公众提供云计算和数据下载服务,促进神经科学知识的科普和研究工作的发展。

  “这次发布的STAM脑图谱有两个数量级的精度提升,神经科学家经常使用的小鼠脑图谱终于更新换代,可以用中国人的高精度图谱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说。

  “我们对宇宙的了解都比对人脑的了解更多。”骆清铭说,大脑的精妙之处在于,每个脑区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节点,相互紧密且复杂连接,共同协作行使着丰富多彩的大脑功能。要想真正深入理解这些功能的形成机制,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远远不够,必须开展更深入的细化研究。

  《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该研究获取如此高质量的尼氏染色全脑数据集是前所未有的,为在单细胞水平研究大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神经信息学工具,达成了一项极具意义的重大成就。”(记者夏天)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 新华全媒+丨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 新华每日电讯丨内蒙古打造立体旅游生态
      • 全球连线丨免签入境 离境退税 游客涌入海南开启购物模式
      • 行走拉美手记丨探访巴西雨林深处的“中国智造”
      • 国际观察丨日美贸易谈判何以陷入僵局
      • 记者手记丨消除白化病歧视,非洲青年不再“避光”而行
      • 走进祖国陆地最东端
      • 探访福州水上朝贡航线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600余万新能源车主,终于等到你!

              人保车险|车险共有多少种,应该买哪种?

              科技伦理审查为科技向善保驾护航

              人保车险|安全驾驶 认真驾驶

              数字技术赋能水利建设和发展

              数字金融顺潮而上

              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儿——广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查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制造业转型

              2024年AI领域五大趋势

              东芝重组折射日本制造业之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