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海水提铀”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2024年01月11日 | 查看: 60859

  11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研究所陈长伦研究员课题组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偕胺肟复合材料用于海水提铀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应用表面科学》接收发表。

  海水中铀总量约45亿吨,是陆地铀储量的1000多倍。基于偕胺肟基团修饰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被认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海水提铀材料。但是,海水提铀材料面临的挑战是,偕胺肟基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受环境影响很大,实验室测得的吸附容量普遍高于真实海水中的吸附容量;官能基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接枝方法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受到损失;偕胺肟基复合材料对吸附选择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活化材料优势是活化材料表面,不会破坏材料体积结构,待修饰单体不需要保护,具有高效、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能量可以打开这些共价键重新组合。研究团队使用氧等离子体作为接枝手段,在纤维素表面制备具有多种自由基的结构,并用于后续接枝活化。等离子体改性过程中被修饰的基底暴露于部分电离的气体气氛中,通过插入或取代先前的官能团或产生用于表面接枝或随后交联的自由基,在基质上产生新的化学官能团,对基体内部结构无影响,保持基体固有的性质避免了常规方法环境污染与辐射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偕胺肟化纤维素材料可以显著提升铀酰离子在低浓度情况下的富集。

  研究人员表示,此创新方法可为制备改性海水提铀吸附剂材料提供新的思路。(记者 吴长锋)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书写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发展新篇
      • 国际纵横谈丨海外热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 新华全媒+丨凄美地,炽烈地——民警“刘叔叔”的告别
      • 追光丨尔滨好玩,这里也“撩人”!
      • 新华视点丨骚扰电话像“长了眼”,“牛皮癣”咋就这么难治
      • 国际观察丨越南经济波动加剧 如何应对挑战?
      • 星空有约丨太阳系“双胞胎”的“颜色奥秘”
      • 哈尔滨:2024的北国情书
      • 中国Vlog|瓷都“触网”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购买车险有哪些渠道?有哪些区别呢?

              人保服务|极限二选一:座位险vs驾意险

              人保车险|二手车应该买哪些车险呢?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我国迎来5G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落地

              宝洁第六届进博会展位设六大主题展区

              基于 OpenHarmony打造的LightBeeOS通过CCRC EAL 4+认证

              国泰集团:以进博会为支点,不断发挥“植根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

              电动轮式鞋:可主动适应使用者步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