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中国四肢截瘫患者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控喝水”

2024年02月01日 | 查看: 79325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侠克、魏梦佳)脑机接口让“意念”控制“动作”成为可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日前对外宣布,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正进行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临床植入试验(2023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植入脑机接口的患者由于车祸导致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此前长期处于四肢瘫痪状态。2023年10月24日,赵国光教授团队与洪波教授团队共同完成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将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通过神经外科医生的操作植入高位截瘫患者颅骨中,并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颅内神经信号。

  经过3个月的居家康复训练,该患者目前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测量均有改善。

  据介绍,该项目在无线微创方面实现两大突破,一方面在保证颅内信号质量的同时,不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它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信号传输,植入颅骨的体内机无需电池。

  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2023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据悉,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进行,信号接收正常,患者目前正在居家康复训练中。该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分别于2023年4月和5月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

  赵国光教授介绍,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未来有望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同时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直接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尽管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未来将在设备稳定性、功能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拓展。”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解读快递量最大城市的经济密码
      • 新华全媒+丨1月份PMI回升 释放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 经济参考报丨多方部署让数据加快“活起来”
      • 新华视点丨多地优化楼市调控政策 市场反应如何?
      • 数巨酷CLASS丨文旅整活儿哪家强?数据带你看变量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一甲子,她帮县里1/4人口“种”出“茶饭碗”
      • 追光丨这场青藏高原“村超”,为什么球场是歪的?
      • 有一种年味儿 叫“坝坝宴”
      • 微纪录片|西北街6号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买一份驾意险,多一条生命带!

              人保服务|家财险,一个你不了解但很实用的保险

              全新起亚SUV Seltos——“赛图斯” 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国产上市

              国产大模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拓展餐饮数字化应用空间

              加快行业复苏步伐 华为智慧PC跃居轻薄本市场前列

              科技伦理审查为科技向善保驾护航

              我国将加快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把数字技术带到更多老乡身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