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防护衣”保障锂电池-79℃低温环境高效放电

2024年05月24日 | 查看: 63948

  记者23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摒弃传统电解液设计方式,研发出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该技术仿佛给锂电池穿上一个穿脱自如的智能防护衣,有望解决电动车冬季“趴窝”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防护衣”保障锂电池-79℃低温环境高效放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锂离子电池因寿命长、比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市场上有广泛应用。然而,其在低温下性能下降的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导致冬天手机“冻”关机、电动车“趴窝”等现象时有发生。

“防护衣”保障锂电池-79℃低温环境高效放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后章伟立介绍,当电池需要工作时,“防护衣”会自动套在锂电池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不仅能防止电解液在高电压下分解,还能加速锂离子的传输,使电池在低温下也能高效工作。当电池不工作时,“防护衣”又能自动脱下,让电池恢复到常规状态。“在‘防护衣’作用下,锂金属电池在-79℃的低温条件下仍可高效放电。”他说。

  此外,该技术还将大大提升无人机性能。无人机等电动航空器对电池高比能、高功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严寒低温环境下飞行时,容易出现电压骤降、飞行动力不足,甚至坠机等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电解液。传统电解液低温下容易凝固,在电极之间的“穿梭”变得困难,特别是当锂离子从电解液到电极进行“跳跃”时阻力很大。

  “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通过在电极表面上‘穿衣’,可以作为跳板,辅助加速锂离子从电解液到电极的传递,从而提升锂电池在低温下的续航里程。实验数据表明,该技术使无人机在-40℃也能高效飞行。”刘凯表示,这一技术突破为寒冷地区的绿色出行和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低温锂电池将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记者姜靖)

“防护衣”保障锂电池-79℃低温环境高效放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东北高校科技成果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台阶
      • 新华视点丨自动驾驶车大规模上路,还有多远?
      • 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丨中国铁塔:加快数实融合
      • 新华全媒+丨从舶来到出口——非遗玻璃工艺的出海路
      • 追光丨靠“天赋”更凭“实力”,西安这样推进体旅融合
      • 科普丨战术核武器与战略核武器有什么区别
      • 秀我中国丨铁妞带你看“最励志”火车站
      • 文旅新探丨长春有轨电车
      • 全球连线丨“龙舟之乡”赶工忙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买一份驾意险,多一条生命带!

              让数字服务更有温度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高通在2023骁龙峰会展示生成式AI赋能多品类终端

              脑机接口“解冻”渐冻症患者控制能力

              西门子能源安妮珞:借力进博会,共同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

              持续夯实工业经济恢复向好基础

              人保车险|购买车险,险种选购的先后顺序很重要!

              凤凰大模型数据研讨沙龙在京举办 凤凰卫视推出全新AI数据业务

              神州租车与北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 向上融合共建未来自驾出行新生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