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月球表面环境是怎样的?走进“月尘舱”

2024年06月05日 | 查看: 68641

  新华社哈尔滨6月5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在哈尔滨,有一所高校与中国航天结缘60余载,它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工大,有一座“地面空间站”与天宫空间站遥遥相望,名叫“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地面空间站’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球上建设一个与真实宇宙空间环境相似的大科学装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介绍,这一国之重器由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设,于今年2月底通过验收,成为哈尔滨的又一地标。

月球表面环境是怎样的?走进“月尘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的月球表面环境模拟装置(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走进哈尔滨新区内的空间综合环境试验楼,随着圆形拱门缓缓打开,“月尘舱”映入眼帘,这便是月球表面环境模拟装置,主体是一个大约三层楼高的立式真空罐,内径达4米,一米见方的样品台闪着银光,悬置于顶部的探照灯和射线源造型各异。

  “月球表面具有大温差、高真空、多辐照、带电月尘等极端环境,由于紫外线、宇宙射线、电子辐照等综合作用,月尘会带有正电或负电。”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空间材料与环境工程研究室主任李丽芳说。

  为模拟月球表面环境,“月尘舱”主体是一个真空舱,舱壁左侧连接电子加速器,为月尘充负电。右侧的X射线源、前后方的氘灯作为紫外辐照源,负责为月尘充正电。舱顶则设有月尘淋撒机构,来模拟月表降尘现象。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丽芳(右)为学生讲解月球表面环境模拟装置(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要想飞得更远、驻得更久、探得更细,就必须摸清空间环境对物质的作用机理。”李丽芳说,在研制过程中,团队牵头攻克了多源辐照高压充电装备集成、微小微米级粉尘大面积均匀淋撒、强静电环境原位在线检测等多项关键技术,来更接近真实的月球表面环境。

  “带电月尘表面带有强静电荷,容易粘附在宇航服和探测器表面上,给月表探测、载人登月等带来困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双雨说,为更好模拟月表环境,实验室备有多种标准的模拟月尘,它们都是微米量级,性状与真实的月尘十分接近。

  “未来,许多需要抵达月球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地面上就能完成。空间实验将不再‘难于登天’,我们与深空探测的距离更近了。”李丽芳说。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山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观察
      • 秀我中国丨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留下“中”字
      • 新华全媒+丨7年只下1场雪的县城,滑出26个冰雪冠军
      • 全球连线丨沙地增绿产业增收 辽宁彰武防沙治沙成效显著
      • 港澳连线丨现代生活“邂逅”传统文化——在维园品民俗韵味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一位环卫工人的书香人生
      • 追光丨 贵州这片山区的大课间,为何如诗如画?
      • 传承于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
      • 祖氏滇绣演绎指尖绝活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电动车保险都保什么?有必要买吗?

              2019年10月份云逸 C4 AIRCROSS销量738台, 同比增长223.68%

              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局

              人保服务|保护孩子,您可能需要一份意外险!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精准度

              15个城市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神州租车与北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 向上融合共建未来自驾出行新生态

              探寻零碳之道 英特尔以可持续计算通往可持续未来

              数字引擎强劲 贸易发展打开新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