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揭秘为嫦娥拍照的“摄影师”

2024年06月07日 | 查看: 69242

揭秘为嫦娥拍照的“摄影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后拍摄并回传的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宋晨、温竞华)“咔嚓”,拍照合影,月背“打卡”。

  这张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记录了人类探索月球的重要一刻,那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又是谁呢?

  答案是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它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智能移动。在嫦娥六号奔月和落月过程中,这台小机器人一直被悬挂在着陆器的侧板外。

  当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后,这台小机器人自主分离到月球表面,自主移动到合适的拍摄位置,自主选择拍摄角度并构图、进行成像位置的智能优化,最终拍摄了这幅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背面的第三视角真实图像。

  同样作为可以在地外天体表面行走的移动平台,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与“玉兔号”月球车有哪些不同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从体量上看,“玉兔号”月球车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重量,而这台小机器人要小得多,仅有约5公斤,但功能却很强大,其自主智能水平显著提升,硬件的高集成轻量化特点突出,是研制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集智攻关的结果。

  合影已成经典。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自主智能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将对未来的月球科考产生积极影响。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三江之源,这样守护自然之美
      • 思客丨独家解读党纪新变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何变化
      • 新华全媒+丨“大处方”防治“小眼镜” 近视要防也要治
      • 经济参考报丨新能源产业托起绿色低碳城市未来
      • 每日电讯丨“野生”医疗护理,利用网络“外卖接单”隐患多
      • 国宝画重点丨一起来读,这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 文化新观察|守护文化遗产的基层答卷
      • 张桂梅和高考生合唱万疆
      • Vlog|在天坛来一场“吉象跑”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极限二选一:座位险vs驾意险

              人保车险|车主出行,你了解减速带吗?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2023中国程序员节在京举办

              高通在2023骁龙峰会展示生成式AI赋能多品类终端

              人保车险|高速路上的行车技巧和注意事项

              类脑智能:模仿人脑高效处理信息

              持续夯实工业经济恢复向好基础

              深挖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增长点

              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儿——广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