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真正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2023年11月10日 | 查看: 71195

  11月1日,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召开,中国、美国、英国、欧盟等多方代表签署《布莱切利宣言》。这份事关人工智能全球监管的宣言,被广泛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说明针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加强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与会专家称,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威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并对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提出警告。从各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看,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近年来,人工智能无疑是新技术领域的焦点,其发展之快、覆盖之广、介入之深,让人们对先进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惊叹不已。快速迭代的技术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一再试探着法律的边界甚至已经损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缺乏监管的技术“狂奔”正引发全球性的担忧。

  相关新闻报道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型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AI换脸可以瞬间解锁各类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AI换声已经被不法分子用于电话诈骗,AI生成式软件伪造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个人隐私及肖像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权益面临被侵犯的风险……被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后的不法行为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当ChatGPT聊天机器人问世时,其强大的语言习得功能、对人类思维的逼真模仿和整合输出,一度让人惊呼“人工智能将在未来超越人类”。

  类似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规制,人工智能还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这也是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并及时出台监管措施的重要原因。从监管效果看,各国在治理方式、监管机构、国际合作等方面仍有探索完善的空间。

  截至目前,我国已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规范,从算法、深度伪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面对相关技术的发布者提出监管要求。伴随技术的发展,主管部门将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及其在有关行业和领域的服务应用,制定相应的分类分级监管规则或指引。监管部门明确责任的同时,行业应加强自律,网民用户也应强化防护意识,多方合力、多管齐下,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约束在法律规范之内,防范其“野蛮生长”造成更多危害。

  人工智能治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通过明确、科学的规范和引导,确保人工智能不失控、不逾矩,让AI技术在合法、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才能真正让先进技术造福于人类。(暴媛媛)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细数车险缴费的几种方式

            人保车险|关于电子保单的四大误区,你知道吗?

            外观更运动/或配备48V微混系统 现代新款i30官图曝光

            XREAL徐驰:自信是商业化出海的基础 AR发展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赛区举行 拼多多以赛促研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力量为进博会精准管理保驾护航

            数字化浪潮助推“大国重器”向“智”而行

            工信部: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让新能源汽车“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把数字技术带到更多老乡身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