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我国数据库产业进入关键应用期

2024年07月29日 | 查看: 78504

  近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2024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主论坛发布《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及《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4年)》,全面梳理分析全球数据库产业市场规模、地域分布、发展周期、人才规模、产品类型等关键要素,为研究数据库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提供参考。

观众在2024中国国际金融展参观数据库一体机。

我国数据库产业进入关键应用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杜建坡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联网与应用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何宝宏说,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驱动下,全球数据库产业变革不断,多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得益于国家战略引领,我国数据库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和关键应用期。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74.1亿美元(约合522.4亿元人民币),占全球7.34%。截至2024年6月,全球共有518家数据库产品提供商,中美企业数量均为167家,分别占比32.2%。预计到2028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930.29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2.23%。

  在发展周期方面,《报告》分析称,全球数据库在21世纪后进入蓬勃发展期,2020年左右达到发展高峰,近年新增企业数量逐渐减少。我国数据库产业与全球发展趋势一致,2013年后迎来繁荣发展,2022年以来企业新增数量呈回落态势。何宝宏认为,当前我国数据库行业正在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关键转变期。

  在人才规模方面,《报告》显示,全球数据库企业从业技术人员已超10万人,我国人才规模逐年扩大。“我国数据库企业从业技术人员两万人左右,每家企业员工数量平均约200人,但数据库内核高级开发人才数量亟待提升。”何宝宏说。

  在开源产品方面,《报告》分析称,开源数据库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于2006年后迅速发展,其中2011年—2020年进入发展高峰期,大量开源数据库产品不断推出。我国开源产品始于2010年后,2019年以来数量激增。何宝宏认为,我国开源数据库占比相较国际仍然偏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我国数据库应用创新走深走实,由周边系统向核心系统逐步升级,将不断推动组织数智化转型提质增效,大力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何宝宏说。(记者 杨 雪)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北京中轴线承古拓今谱新曲
      • 新华全媒+丨法国小哥漫步桂林:这里让我深深着迷
      • 新华视点丨“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 两岸关系丨台湾青少年在津交流展现国乐之美
      • 追光丨40年前夺得中国奥运首金的许海峰,写下这篇日记
      • 星空有约丨30日至31日上演五天体“同框”
      • 新华每日电讯丨鄱阳南岸百姓“绿”水捞“金”
      • Vlog|南博会里有哪些“色系”
      • 赏湿地画卷 观鸟类精灵

              推荐阅读:

              从“天边”到“身边”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农村电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拓展餐饮数字化应用空间

              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不能松劲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多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智能应用前景广

              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让新能源汽车“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寻觅世界好物 感受进博会里的潮生活新风尚

              人保车险|商业车险出险后可以退保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