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面对新机遇,多地在“新春第一会”上提出,在人工智能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融合创新。在农业领域,智能传感器与气候模型结合,让农作物生长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在物流领域,路径优化算法与自动驾驶技术协同,显著提高运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医疗领域,医生指导人工智能优化诊断路径、实施远程诊断,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人工智能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产业变革又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对人工智能引领的产业变革,保持战略定力比追逐风口更重要。一些企业跟风斥巨资引进新技术、搭建人工智能平台,却缺乏对产业规律的深刻认识,未能真正赋能产业发展。地方和企业应找准自身定位、立足自身优势,在算法研发、应用场景挖掘、数据治理等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方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一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技术专家,还需要懂业务逻辑、理解算法原理的跨界人才。为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企业也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为人所用,技术突破的价值在于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到服务业精准化服务,再到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把握人工智能变革机遇,既要积极拥抱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又要理性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相信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引领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路将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势头。(勾明扬)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新华全媒头条丨新市面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
- 新华全媒+丨青春与冰雪的碰撞——冰雪盛会背后的“志愿蓝”
- 新华视点丨小盆栽大产业 “多肉经济”激活老区发展新动能
- 秀我中国丨马迭尔冰棍还能这样吃?
- 香港故事丨李焯芬:做中华文化的“老义工”
- 特稿丨在美拉美移民的尊严之殇:“美国梦”变“美国噩梦”
- 远古发现丨云南禄丰发现蜥脚型类恐龙又一新种
-
驶向希望的校车
-
60余年 师生接力山乡教育
推荐阅读:
工信部: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