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类行为》14日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即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或三者结合,可能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目前一种“数字痴呆症”的假说。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使用数字技术设备已是普遍现象,而在这类设备中长大的第一代人正在接近出现痴呆症状的常见年龄。数字痴呆症假说认为,一辈子都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会弱化认知能力;不过,也有其他观点认为,经常使用这类设备能让认知表现高于预期,因为这类设备可以促进维持认知能力的行为。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贝勒大学团队分析了57篇已发表的研究,这些研究覆盖了全球411430名平均年龄68.7岁的人使用数字技术设备的情况,所有研究都包含一项认知诊断或测试。他们没有发现数字痴呆症假说的证据。恰恰相反,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这些人的认知受损风险降低有关。
重要的是,团队分析发现,这个结果或许不能用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健康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独立解释。他们还在纵向研究中发现了使用数字技术能降低认知衰退风险的证据,这些纵向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2年。
不过,团队指出,这些研究并不能解释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认知健康之间相关联的因果机制。 (记者 张梦然)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新华全媒头条丨爬坡过坎向新行——重庆汽车产业跃升记
- 新华鲜报丨从一季度税收数据看制造业转型新趋势
- 新华全媒+丨一“臂”之力,“中国造”机器人加快走向全球
- 记者来信丨给孩子成长以更多“春光”
- 文化新观察丨敦煌遗珍“还乡” 文明对话“回响”
- 特写丨“期盼我们两党关系能像猴面包树一样富有生命力”
- 记者手记丨中国援莫医疗队义诊现场见闻
-
购在中国 释放消费新潜力
-
“长白山老把头节”里有什么?
推荐阅读:
平凡之路 责任担当 ——万顺叫车徐州分公司站在“防疫”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