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教授梁廷波团队基于前期在肝癌免疫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在复发难治性肝癌治疗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肝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易复发。经过免疫药物、靶向药物等多轮药物治疗,肝癌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还可能引发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溶瘤病毒是一类用于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经过基因修饰安装上癌细胞“定向GPS”,再接入一些外源性“助手”,它就可以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同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得这些病毒产生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
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受访者供图)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针对复发难治性肝癌,团队首次将溶瘤病毒疗法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设计开发了一种携带多免疫刺激因子的新型溶瘤病毒VG161。
研究团队在临床试验。(受访者供图)
团队发现在入组前接受免疫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在接受VG161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期从原来的9.4个月,显著延长到了17.3个月。而患者出组后继续使用原来已经耐药的标准系统治疗方案,生存时间还能进一步延长。
研究团队认为,这项研究为克服肿瘤耐药性开辟新路径,未来有望为更多晚期癌症患者带去希望。(记者黄筱、朱涵)
【纠错】 【责任编辑:张欣然】-
新华全媒头条丨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全纪实
- 经济参考报丨农业“芯片”何以“盗版”难绝
- 新华全媒+丨AI新浪潮来袭,科技如何重塑巴蜀“安逸”生活?
- 财经聚焦丨金融“活水”正持续加码 助力消费添动能
- 新华视点丨甘肃民乐发展民营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记者手记丨“身体倍儿棒”证书折射新的人才观
- 特稿丨盘点美政府遮掩“特朗普衰退”的那些辩词
-
“东北造”汽车扬帆出海
-
AI解锁“一键开花”
推荐阅读:
“绿色新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主题论坛在进博会ADI展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