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

2025年03月25日 | 查看: 49766

  记者3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日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戚自辉介绍,这台设备重量小于3公斤,性能却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新可能。

  “脑机接口技术将大脑与机器建立联系,实现脑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按照信息流的方向可分为‘脑控’和‘控脑’两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田仔说。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蒋田仔介绍,“脑控”实现了脑信号解码到外部设备的信息转换,而“控脑”也叫神经调控,通过电、磁、声、光、热等手段,将物理能量写入大脑来干预神经元的活动,实现机器到脑的信息交换。相较于药物治疗,物理神经调控技术因其副作用小、靶向性好,是临床脑疾病治疗的利器。以深部脑刺激(DBS)为代表的有创神经调控技术已在治疗帕金森病等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在无创神经调控中,由于人类进化形成的头皮、颅骨、脑脊液、脑膜等多层颅脑结构,将脑组织层层保护,使得精确、有效的无创神经调控变得很困难,这始终是神经调控领域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戚自辉介绍,1985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安东尼·巴克尔等人发明了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其利用时变磁场在脑内产生感应电流,实现对神经元的非侵入性调控,直接激活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作为一种阈上的无创神经调控手段,TMS与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成像、脑磁图并称“脑科学四大技术”。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统rTMS设备的脉冲发放频率很高,配套的电源和散热设施使设备重达数十公斤,极大限制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如何将rTMS设备小型化,甚至是实现可穿戴,是技术难题。”戚自辉说。

  戚自辉介绍,研究团队通过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的突破,成功将设备功耗、重量降至进口商用设备的10%,且和现有传统商业TMS设备的刺激强度接近。试验中,该设备首次在自由行走过程实现了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浩表示,可穿戴rTMS设备未来可与脑电、近红外等非侵入式脑信号检测技术结合,通过对脑信号的实时解码优化rTMS调控过程,形成可穿戴式闭环rTMS神经调控系统,提升现有rTMS的治疗稳定性,让闭环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可穿戴rTMS设备的成功研发是神经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一项突破,将为患者带来更便捷、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这项技术将会在脑健康和脑机接口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蒋田仔说。(记者宋晨)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华水塔”生机盎然 三江清水滋润华夏
      • 新华视点丨缤纷云南 多彩产业与文旅盛景
      • 新华全媒+丨雄安之妙:学,夜幕下的“充电站”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上海F1周末:炫酷科技助阵消费新赛道
      • 约大牌丨目标:继续破纪录——专访吴艳妮
      • 全球瞭望丨英媒:关税政策等打击“美国例外论”
      • 行走拉美手记丨“蜂鸟之国”悄然升华
      • 江苏宿迁腾“云”而上
      • 公益微视频丨看见她们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车辆保险车损险的三种保额确定方式

              人保车险|车险共有多少种,应该买哪种?

              维密最快本周卖身!退出中国一触即发

              世用汽车加快推动“千城万店”营销战略落地

              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保车险|新车该买哪些保险呢?

              腾讯连续11年举办科学WE大会 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数字种质库”

              电商混战能拼出竞争力吗

              网络能力比5G提升10倍 5G-A:支撑新体验新联接新业务

              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让新能源汽车“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