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新华全媒+丨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成功贯通

2025年03月26日 | 查看: 64625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樊曦、李叶千)3月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伴随着直径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国内外海底隧道建设多项纪录。

新华全媒+丨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成功贯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全媒+丨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成功贯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隧道贯通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汕汕高铁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连接广东省汕头市与汕尾市,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全线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最深处距离海面98.5米,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设计与建设难度堪称“工程教科书”,被誉为目前在建难度最高的隧道之一。

  “隧道不仅要在8度的高烈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包括8条活动断层,还要承受海底近1兆帕的超高水压及强腐蚀性海水的多重压力。”中国铁设汕头湾海底隧道专业负责人霍飞告诉记者。

  如何破解“高烈度地震+密集活动断层+海域超高水压+高腐蚀海水+极复杂地层”等多重难题?

  “为应对复杂地质情况,隧道采用陆域矿山法、海域矿山法、盾构掘进法、盾构空推法、明挖敞开法、明挖暗埋法等6种工法组织施工。”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安夫顺说,施工期间,隧道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深化合作,联合国内顶尖院士科研团队开展重大科研立项攻关,现场论证把关,合力攻克建设难题,加快推进隧道建设进度。

图为盾构机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一系列创新技术不仅让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抗压抗震抗腐蚀三料冠军”,还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速铁路海底隧道,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

  “汕头湾海底隧道的顺利贯通,为汕汕高铁全线如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内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中国铁设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李为说。

  未来,汕汕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与广汕高铁、漳汕高铁、福厦漳高铁、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共同构成国家东南沿海高铁通道,途经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5个城市,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粤东、海西经济区直达长三角的通道,助力国家东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文化活力迸发奏响“春之声”
      • 新华全媒+丨向“新”求“质” 上海这场投促大会吸引全球瞩目
      • 新华视点丨万象“耕”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线图景扫描
      • 文旅新探|轨道交通为何登上山城“必吃榜”?
      • 经济参考报丨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 新华每日电讯丨闽宁“纯绿电小镇”背后的“链式反应”
      • 追光丨当春日运动邂逅川渝美食,安逸、巴适!
      • 中国和非洲最大淡水湖“牵手”
      • 在古梯田感受“山水间的家”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关于电子保单的四大误区,你知道吗?

              人保车险|全险是什么,你知道吗?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搭配更划算?

              看好中国市场机遇,大金积极加大投资布局

              XREAL徐驰:自信是商业化出海的基础 AR发展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尖端科技演绎智能化生活图景

              携手共进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星闪技术:让万物互联又快又稳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深挖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增长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