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4月25日电(记者王贤思、严勇)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科研团队近日成功探测到距地约35万公里的DRO-A卫星激光回波信号,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这相当于科学家们用一个精准的“宇宙手电筒”照向35万公里外的卫星,通过计算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像用尺子量距离一样测出了卫星距地面站的距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DRO-A卫星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
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李语强介绍,此次试验成功不仅验证了我国深空激光测距技术的成熟度,具备对卫星、空间碎片、月面反射器等空间目标的测距能力,也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手段。

图为DRO-A卫星测距微弱信号识别图。(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据了解,本次新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组织实施,上海天文台负责星载反射器研制、云南天文台负责地面激光测距系统研制、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平台研制。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民营企业新发展
- 新华全媒+丨神州春日绘新卷 忙趁东风放神舟
-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见证中国人的飞天梦圆
- 文化新观察丨阅读率创新高!透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新发现
- 新华视点丨以文润心 绘就文明多彩画卷
- 新华鲜报丨大规模商用!AI翻译来了
- 记者手记丨山区医改的“破壁”实践
-
与你共赴一场天地英雄梦
-
中医与减脂的“无敌”搭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