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神经接口植入手术让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2025年05月21日 | 查看: 6099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浙江大学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近日通过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帮助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行走,体现我国在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突破。

 截瘫患者金先生在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后接受康复训练。(受访者供图)

神经接口植入手术让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1岁的金先生在2024年10月,因高处坠落伤导致胸四分之三椎体骨折,被诊断为完全性截瘫。尽管在脊椎手术后接受了为期4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但金先生两腿依然无法抬起,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根据当时状态,医生评估他恢复自主行走的可能性非常小。

  今年3月,金先生在浙大二院接受了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术中,神经外科医生在他腰部脊椎中精准植入了一根带有16个触点的脊髓刺激电极,并在其腹部植入火柴盒大小的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

  术后,项目团队进一步开展刺激模式与参数优化调试,目前金先生已经实现多种日常活动,他的下肢感觉功能也逐步恢复,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排尿功能明显改善,提示该技术在改善运动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促进神经感觉通路修复的潜力。

 截瘫患者金先生在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后接受康复训练。(受访者供图)

  脊髓神经接口核心在于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和增强受损脊髓的信号传导,从而加强脊髓的神经修复,加速自主功能恢复。主刀医师、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君明解释:“如果把脊髓上的信号传导比作高速公路,金先生的脊髓损伤情况就像高速公路遭到了破坏导致大部分车道无法通行,我们采用的脊髓神经接口技术就好比修复受损道路,重新增强了车辆通行能力。”

  “传统脊髓刺激器多采用固定刺激模式与参数,很难做到患者完全恢复自主行为控制。我们更加关注患者自身脊髓功能的恢复与增强,采用特定的刺激触点组合方式及精确的刺激频率与强度,结合闭环的肌电反馈等新技术,这对重建生理性步态至关重要。”浙江大学教授许科帝介绍。

  项目团队表示,将继续推进临床前瞻性研究,开展临床被试者招募工作,增加临床落地应用案例,探索更多截瘫患者神经损伤修复治疗新路径。(记者黄筱)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中国游”
      • 新华视点丨新职业、新装备、新技能 创造智慧城市新图景
      • 财经观察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至全国 能干什么?
      • 新华全媒+丨校地校企协力 精准技能培训托起青年人就业梦
      • 追光丨后奥运时代 中国霹雳舞依然在路上
      • 列国鉴丨叙利亚冲突频发 和平重建前路艰难
      • 记者观察丨以色列为何被美国“冷处理”
      • 广东首个“荔枝”服务区来了
      • 皖北粮仓念好夏收“服务经”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购买车险有哪些渠道?有哪些区别呢?

              人保车险|细数车险缴费的几种方式

              人保车险|夜间行车注意事项

              132020元 吉利icon银河限量版指导价发布

              2019年10月份缤瑞销量7763台, 同比增长2.41%

              人保车险|高速路上的行车技巧和注意事项

              从“天边”到“身边”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钢铁工业迎来数字时代——2023钢铁数字创新大会侧记

              数字金融顺潮而上

              海南用好大数据中心平台等——数字技术助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