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气象数据赋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

2025年07月10日 | 查看: 37390

  全国5A级景区共建成425个气象观测站点,多要素融合旅游气象服务平台覆盖5万余个景点,2.4万余条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导游手中——7月9日召开的2025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传递出明确信号:气象数据正深度赋能中国避暑旅游产业。

  2025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由国家气候中心等主办,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举办。大会旨在深入挖掘避暑气候资源价值,交流避暑气候旅游产业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气象数据赋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9日拍摄的2025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新华社发(康文魁 摄)

  气象部门通过科学分析各地气象站长期监测数据,聚焦夏季平均气温、人体舒适日数、适宜湿度日数、适宜风速等关键指标,为避暑旅游发展提供精准决策依据。

  目前,19个省级气象部门常态化发布景区舒适度指数、云海观赏指数等特色产品,滑雪指数预报覆盖全国74个冰雪旅游景区。

  指数化服务正推动避暑旅游从定性描述向定量评估转变。在重庆,气象部门通过指数预报让游客了解景点雨雾情况,科学规划路线。在浙江丽水,云和县气象局实时监测景区气象,实现生态数据可视化,让游客从被动适应天气转为主动选择最佳体验时段。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局已联合推出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气候与旅游融合成为气象服务创新最活跃的新领域之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表示,未来将联合各方把气候资源打造成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记者赵泽辉)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观察
      • 新华全媒+丨重温八十年前抗日沙场的激越旋律
      • 新华视点丨新动能观察: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田间“速递”
      • 经济参考报丨山东菏泽:从招商之变看发展之变
      • 追光丨一周后在德国开幕!今年大运会有何看点?
      • 国际观察丨美国双重“压榨” 日韩如何“求生”
      • 全球瞭望丨关税政策已沦为美“政治勒索工具”
      • 土家小城的揽客密码
      • 悬崖上的红色教育基地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极限二选一:座位险vs驾意险

              人保车险|驾驶证信息知多少,快来看看吧!

              续航180km 雷诺Twingo Z.E.官图发布

              药事相商|利奥殷晓峰:探索皮肤领域数字化慢病管理

              专利产业化助中小企业成长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在杭州云栖大会感受数字技术新脉动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西门子能源安妮珞:借力进博会,共同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

              智能手机消失之后,人类如何通信交流

              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