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2023年10月18日 | 查看: 63208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3月30日,“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其SAR系统由“一主三辅” 4颗卫星形成车轮式干涉编队。空天院全面承担了SAR载荷系统设计开发与工程研制,突破了多星编队基线设计与优化、多星系统协同工作、空间多基线联合高程测量及多基三维成像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具备1∶5万比例尺测绘能力。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星载SAR团队总师介绍,多基线干涉SAR是在多个卫星构成编队的基础上,利用多个卫星之间的位置多样性信息,协同工作提升高程测绘的精度和效率。该系统一次飞越可获取4组观测数据、6条有效测绘基线,通过空间多基线干涉数据联合处理,有效解决陡坡、断崖等各种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高程重建难题,大幅提升高程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较传统双星编队干涉测量系统,该系统完成了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时间可由3—4年提升到1年左右。同时,该系统将建成最高优于10米网格的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库,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精度地理信息服务。

  据悉,“一主三辅”多基线编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为我国后续高精度、高效干涉SAR卫星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轻小型、低成本SAR卫星应用前景广阔,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具备极大优势,可极大满足SAR卫星商业应用的市场需求。(记者 陆成宽)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电动车保险都保什么?有必要买吗?

            定位中大型SUV EXEED星途VX或将于明年4月上市

            走向产业化又一里程碑!3款石墨烯产品“上新”

            “双11”开启 线上线下合力促消费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启 中国联通闪耀“互联网之光”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把数字技术带到更多老乡身边

            用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密码

            “黑科技”为“双十一”快递提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