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2023年10月18日 | 查看: 63169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3月30日,“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其SAR系统由“一主三辅” 4颗卫星形成车轮式干涉编队。空天院全面承担了SAR载荷系统设计开发与工程研制,突破了多星编队基线设计与优化、多星系统协同工作、空间多基线联合高程测量及多基三维成像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具备1∶5万比例尺测绘能力。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星载SAR团队总师介绍,多基线干涉SAR是在多个卫星构成编队的基础上,利用多个卫星之间的位置多样性信息,协同工作提升高程测绘的精度和效率。该系统一次飞越可获取4组观测数据、6条有效测绘基线,通过空间多基线干涉数据联合处理,有效解决陡坡、断崖等各种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高程重建难题,大幅提升高程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较传统双星编队干涉测量系统,该系统完成了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时间可由3—4年提升到1年左右。同时,该系统将建成最高优于10米网格的全球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库,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精度地理信息服务。

  据悉,“一主三辅”多基线编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应用为我国后续高精度、高效干涉SAR卫星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轻小型、低成本SAR卫星应用前景广阔,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具备极大优势,可极大满足SAR卫星商业应用的市场需求。(记者 陆成宽)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从家电到场景到生活方式 卡萨帝以原创科技引领高端

            汽车产业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昕诺飞携手极地未来,以光为媒守护生物多样性

            培养用好首席数据官

            拓展餐饮数字化应用空间

            第六届进博会插上数字化“翅膀”

            天猫国际携手100个进口新品牌正式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软件生态成折叠屏市场发展关键 华为助推行业跨越发展

            “绿色新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主题论坛在进博会ADI展台举办

            星闪技术:让万物互联又快又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