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25日公开发布《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总体要求:到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方案》提出,加快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跃升的主阵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方案》从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方面,《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全球领先科研机构以及打造原创技术策源的科技领军企业。如支持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优化在中关村的科研力量布局,强化重大科技任务联合攻关,加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供给等。
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群体突破方面,《方案》提出率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前沿技术研发,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包括加快关键新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光电子核心材料、器件批量制备等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强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建成并运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云计算、区块链、车联网、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新型重大基础平台,加速前沿技术和底层技术快速迭代及创新突破等。
《方案》明确,要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机制,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贯通机制;同时,聚焦高能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另外,《方案》提出开展包容审慎监管试点,试点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给予合理执法“观察期”。(记者崔爽)
【纠错】
-
新华全媒头条丨探秘宇宙 共襄星汉
- 新华全媒+丨在中关村论坛体验“未来科技”
- 雄安律动丨时间刻度里的“新脉动”
- 文化新观察|从数字阅读报告看全民阅读“新风尚”
- 追光丨主场作战 国羽期待重回巅峰
- 新华视点丨一条街8个摊,“农田卫士”癞蛤蟆被剥皮贩售!
- 国际观察丨美国花在“刀刃”上的钱进了谁的口袋
-
一名“外卖小哥”的飞手路
-
时光相册丨同舟共济共抗疟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