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我国科学家发现:河流侵蚀对珠峰高度产生了潜在影响

2024年10月01日 | 查看: 5895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王成善教授团队与合作者9月30日晚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河流侵蚀对于珠峰高度产生了潜在影响。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揭示珠峰“异常身高”的奥秘,也为探索其他山脉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王成善说,全球科学家证实,珠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一地质过程不仅造就了珠峰,还形成了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然而,仅靠板块碰撞无法完全解释为何珠峰的海拔显著高于其他山峰。例如,珠峰比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高出近250米,而乔戈里峰与第三、第四高峰之间的高度差却仅有几十米。这一异常的高度差暗示,珠峰的隆升可能受到了某种独特机制的影响。

  经多年科考,研究团队发现珠峰周围存在独特的水系演化,特别是与一条古老河流——科西河的演变密切相关。科西河上游是位于珠峰北面我国境内的朋曲河,呈东西走向,而下游则切穿喜马拉雅山脉,呈南北走向。通过建立水力侵蚀模型并结合非线性反演方法,团队最终重建科西河的“河流袭夺”过程。

我国科学家发现:河流侵蚀对珠峰高度产生了潜在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珠穆朗玛峰与科西河上游河谷(受访者供图)

我国科学家发现:河流侵蚀对珠峰高度产生了潜在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河流袭夺是在造山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意为一条河流通过侵蚀“抢走”另一条河流的水流。研究结果表明,约8.9万年前,科西河发生河流袭夺,导致流域面积急剧扩大,河流侵蚀速度加快,每年最大侵蚀深度可达12毫米。随着河床下切,周围岩石因重量减轻发生“均衡反弹”,这一过程推动了珠峰的进一步隆升。据估算,此次河流袭夺以来,珠峰的海拔每年增加约0.2至0.5毫米,累计增加15米至50米的高度。

  “尽管构造运动仍是珠峰隆升的主要原因,但这项研究揭示了河流袭夺导致山峰隆升的新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造山带的演变与高峰形成过程。”王成善说。(记者魏梦佳)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来自中国经济圆桌会的观察
      • 新华全媒+丨新华社带你打卡23座文化名城
      • 秀我中国丨英雄屹立雪山!追寻“进藏英雄先遣连”
      • 文化新观察|景区“焕新”,新在何处?
      • 新华视点丨AI智能体走热,将如何改变生活?
      • 星空有约丨科学家“看见”银河系旋臂巨分子云诞生过程
      • 追光丨霹雳舞的风,吹到了太湖畔
      • 香港大熊猫家族“开枝散叶”记
      • 75秒看新中国75年服饰之变

              推荐阅读:

              走向产业化又一里程碑!3款石墨烯产品“上新”

              专利产业化助中小企业成长

              农村电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跨越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阿里吴泳铭:做一家服务全社会AI创新的开放科技平台

              “乌镇时间”开启 数字新技术释放发展新机遇

              阿里CEO吴泳铭:发展AI的关键是基础设施和开放生态

              数字技术赋能水利建设和发展

              AI不断演进或将颠覆“木桶短板”理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