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被说‘不务正业’,现在终于能挺直腰板说自己是正规职业了!”一条扎心的评论道出了1500万主播的心声。网络主播的出现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全新业态,通过线上线下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通台前幕后的文化消费场域。然而,面对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的全新形势,网络主播行业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从个体身份认同的破局到行业生态的重塑,网络主播职业化进程的加速,正是多方治理合力的具象化呈现。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主播职业能力划分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明确了职业主播的定义、分级体系和评价指标。作为继2024年“网络主播”被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后的又一重大制度探索,该标准的出台不仅为主播职业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更折射出直播行业与数字经济、社会就业深度融合的趋势。
从无序到有序:多方共治下的行业规范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直播行业早期的爆发式增长曾带来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职业边界模糊等问题。因此,《标准》出台的深层意义在于主播职业化标准的建立,终结了“谁都能播、播完就走”的粗放业态。近年来,直播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8.33亿人)。
随着监管部门、平台、行业协会及从业者的共同努力,行业正逐步建立起“底线约束+长效激励”的治理框架。《标准》通过将主播划分为初、中、高三级,提出知识、技能、品德信用三大考核维度,同时对违法失信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正如一位户外主播所言:“从‘屏幕单口’到‘万人场控’,主播终于有了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过去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总场次达到1.01亿场,同比增长33.74%。相当于每天有27万场中等规模演出在直播间上演。这种规模化、高频次的文化供给,正在重构国民文化消费习惯,使观看直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常态化选择。在数智化技术推动下,直播已从单纯的传播工具演变为连接文化传承与大众审美的数字生态。
优质直播内容量级上的突破不仅源于广大内容博主的努力,更依托于平台建立的系统性成长机制——通过分级流量扶持计划精准匹配观众需求,在技术赋能与规则约束中构建起良性生态。
事实上,《标准》的出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行业规范化治理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平台相继推出“健康分”机制等,持续推进治理创新。数据显示,“健康分”机制实施后,抖音76%的低分主播主动调整内容,违规率大幅下降。一位专职于原创音乐的短视频博主表示,“当‘能力越强、收益越高’成为行业共识,演艺直播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以同频释放。”
平台治理的实践经验早已为行业标准构建夯实地基。这些“日拱一卒”的实践探索,最终凝结为阶梯式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制度结晶。
从秀场到舞台:演艺直播的内容革命
“90后”黄梅戏演员丁格通过直播收获27万粉丝,单场观众超过60万,让传统戏曲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晋南威风锣鼓非遗传承人张勇在抖音直播家乡的锣鼓主题“村晚”,吸引700多万网友观看,带动家乡锣鼓队实现经济增收……
直播生态正经历从“博眼球”到“拼内容”的深刻转型。专业演艺人才的加入,让直播间成为传统文化与大众艺术的新舞台,直播间俨然成为国民茶余饭后的文化新日常。
平台战略的主动调整客观上达成了这一转变。如抖音推出的“DOU有好戏”“舞蹈传承”等计划,以流量和资源倾斜扶持优质演艺内容;与专业院团合作的“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助推京剧、昆曲等艺术形式突破剧场物理限制。“直播间不再只是娱乐工具,文化传播与艺术创作的涌现,让主播的职业价值从‘流量变现’升华为‘文化传承’。”一位非遗文化传承人说。
此外,随着《标准》落地,职业培训、技能认证等配套措施有望完善。主播职业将从“民间自发”转向“正规军”培养,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规范化与职业化的共振,让主播能力与收益呈现正向关,最终有助于达到压缩低质内容生存空间的效果。
64岁的配音员演员林奶奶通过直播间读诗传递温暖;95后醒狮传承人用短视频活化非遗技艺;海南乡村夫妇凭借粤语金曲直播改善生活;河南小伙儿的“村晚”直播吸引156万网友重温乡土文艺……据中演协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有1500多万人把网络主播作为职业,背后衍生数千万就业岗位,“网络主播”俨然成为就业“蓄水池”的重要组成。“抛开娱乐意义不谈,网络主播也成为城乡、地域文化联结以及个体价值实现的重要纽带。”一位网友的高赞留言如此说到。
《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主播职业能力划分要求》团体标准这把由监管智慧、平台担当与个体奋斗共同锻造的行业标尺,不仅丈量着主播职业的进化高度,更昭示着数字就业形态规范化发展的新未来。 (文/朱家齐)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新华全媒头条丨写在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六十周年
- 新华全媒+丨多点开花 打造消费新增长极
- 特写丨当“世界的中关村”遇见“未来之城”
- 新华调查丨轻松月入十万元?揭秘“养老规划师”招聘乱象
- 节令之美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追光丨15岁超世界纪录,这个中国少年不简单
- 记者手记丨欧洲:从“疑美”到“反美”
-
穿越机视角速览雄安新貌
-
给“星星的孩子”画星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