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洞察趋势,前瞻未来。2024年新年伊始,新华网策划《看见2024》全媒体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把脉行业新热点、新趋势,以专业洞察力启迪智慧思考、映照产业变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凌纪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安全可信的6G架构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更加注重空天地泛在网络化的连接,形成6G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使6G创新链成为全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2023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6G的6个典型场景和15个性能指标,通信、感知、计算、AI、安全等多维能力要素融合一体,空天地一体泛在连接,成为6G的核心技术特征。
张平认为,6G将全面构筑万物智联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共同组成数字经济基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实现手段,营造数字产业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积极研发6G网络,掌握6G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
我国已展开6G技术试验,并陆续进行了6G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今后6G发展打下基础。
“2024年是6G技术国际标准化的关键之年。”张平说,产学研用各界要在ITU、3GPP等国际组织中,围绕6G需求输送高质量的中国解决方案,最大范围凝聚6G标准共识。鼓励ICT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组织6G技术、标准、安全、新业态等开展民间合作,为全球6G标准达成贡献力量。同时,发挥我国在移动通信整机产品系统集成与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信息通信事业取得举世瞩目进步。以5G为例,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在张平看来,克服外部挑战,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链,确立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开辟了赋能数字化变革的新范式,对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数字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纠错】
-
新华全媒头条丨2024中国空间站“迎新”
- 新华全媒+丨揭秘为天舟七号保驾护航的航天科技
- 新华鲜报丨餐饮收入超5万亿元!美食撬动消费新活力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一颗车厘子,“甜”遍京津冀
- 热点问答|伊朗与周边国家为何闹僵
- 乡村行·看振兴丨延安:念好“致富经” 小杂粮“飞出”山坳坳
- 新华视点丨“防鸟网”为何成鸟类“杀手”?
-
“十四冬”何以呼伦贝尔
-
瞰云南丨追梦吧!迪庆
推荐阅读: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数据“上链”助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