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需严格规范

2023年12月26日 | 查看: 66062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关注时表示,将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公开发表论文的自查和主动抽查,并开展科技伦理审查,采取措施防范ChatGPT引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引导科技人员提高诚信意识。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管理等成本,并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近段时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应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的广泛关注。

  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新机遇。而对其带来的新问题,也要加以重视、积极应对,从技术、伦理、法律等多方面设置“安全阀门”,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共同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源头在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在法律上划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并列明具体的负面清单。同时,加快立法进程,针对数据、内容安全、知识产权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立法,通过政策立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设计、演进进行有效引导、统筹管理。

  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核心在于确定底线,提升外部监督监管力度。要加快制定相应的技术使用规则和应急处理措施,强化对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平台的监管和约束,建立完整的安全评估规范和管理流程规范,定期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保障数据安全及隐私安全,防止技术滥用造成损失,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重点在于强化引导企业、平台和个人加强自我约束。企业应增强底线意识,在技术开发环节,遵循人工智能开发原则,遵循基本的社会价值规范和公共道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软件平台要严格检验应用权限,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个人用户要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和行动,提升技术使用素养,培养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技术的能力。(蒋 波)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古时雄关漫道 今朝动能澎湃
      • 新华全媒+丨一项小村赛的高质量发展探索
      • 港澳连线丨2023,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台湾连线丨宝岛寒风中的热切呼声
      • 秀我中国丨近100年前的上海法餐长啥样?
      • 文化新观察丨戏剧梅开四十载 香自苦寒报春来
      • 追光丨这个冬天,“雪飞天”依旧是欢乐的“冰雪乐园”
      • 追梦丝路
      • 寒潮中的“草莓保卫战”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二手车应该买哪些车险呢?

              人保车险|全险是什么,你知道吗?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搭配更划算?

              莫把算力租赁炒成一地鸡毛

              多国青年共话数字未来

              “绿色新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主题论坛在进博会ADI展台举办

              钢铁工业迎来数字时代——2023钢铁数字创新大会侧记

              人保车险|交强险保费如何计算?

              先进制造业集群不能集而不群

              新华网专访网商银行副行长江浩:AI应用能否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

              关键词: